環發〔2000〕38號
各有關部、委,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環境保護局:
根據國務院《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的有關規定,現就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管理有關問題通知如下:
一、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以下簡稱“驗收監測”)由負責驗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的環境監測站負責組織實施。
二、在規定的試生產期,承擔驗收監測任務的環境監測站在接受建設單位的書面委托后,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技術要求》開展監測工作。
三、負責組織實施驗收監測的環境監測站受建設單位委托提交驗收監測報告(表),并對提供的驗收監測數據和驗收監測報告(表)結論負責。
四、對應編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報告的建設項目,應先編制驗收監測方案,驗收監測方案應經負責該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同意后實施。
五、編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報告》的項目,應在完成現場監測后30個工作日內完成;編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表》的項目,應在進行現場監測后20個工作日內完成。
六、工業生產型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保證的驗收監測工況條件為:試生產階段工況穩定、生產負荷達75%以上(國家、地方排放標準對生產負荷有規定的按標準執行)、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
對在規定的試生產期,生產負荷無法在短期內調整達到75%以上的,應分階段開展驗收檢查或監測。
分期建設、分期投入生產或者使用的建設項目,建設單位應分期委托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所屬環境監測站對已完工的工程和設備進行驗收監測。
七、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收費按有關規定執行。
附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技術要求(試行)
國家環境保護總局
二○○○年二月二十二日
附件: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
驗收監測技術要求(試行)
為落實《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253號),保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質量,在多年試行《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辦法》(試行)(國家環境保護局環監〔1995〕335號)的基礎上,現就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工作制定本驗收監測技術要求。
本技術要求自發布之日起實施。替代《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辦法》(試行)中的有關技術規定。
本技術要求與未來國家制定的有關標準中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規定有不符之處,按國家新頒布的標準執行。
第一部分 總 則
1.范圍
本技術要求規定了建設項目的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以下簡稱驗收監測)的原則、依據、內容、執行標準選擇、采樣和分析方法等一般要求。
本技術要求適用建設項目的驗收監測,從事放射性物質生產或以放射性物質為生產原料及排放具有放射性物質的核工業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可參照執行。
2.引用標準
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技術要求中引用而構成本技術要求的條文,與本技術要求同效。
HJ/T2.1~2.3-93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
HJ/T2.4-1995 環境影響評價聲評價
當上述標準被修訂時,應使用其最新版本。
GB16297-1996 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
GWPB3-1999 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4915-1996 水泥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9078-1996 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6171-1996 煉焦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3223-1996 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4554-1993 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
HJ/T18-1996 小型焚燒爐
GB8978-1996 污水綜合排放標準
GB4286-83 船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準
GB4914-85 海洋石油開發工業含油污水排放標準
GB14374-93 航天推進劑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4470.1~.3-93 兵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4287-92 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WPB2-1999 造紙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3456-92 鋼鐵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3457-92 肉類加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WPBx-1999 合成氨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5580-95 磷肥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15581-95 燒堿、聚氯乙烯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
GB5085-96 危險廢物鑒別標準
GB12348-90 工業企業廠界噪聲標準
GB12525-90 鐵路邊界噪聲限值及其測量方法
GB3096-93 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9660-88 機場周圍飛機噪聲環境標準
GB11339-89 城市港口及江河兩岸區域環境噪聲標準
GB10070-88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
GB8702-88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
GB3095-1996 環境空氣質量標準
GHZB1-1999 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
GB3097-97 海水水質標準
GB11607-89 漁業水質標準
GB5084-92 農田灌溉水質標準
GB/T14848-1993 地下水質量標準
GB15618-1996 土壤環境質量標準
GB13015-91 含多氯聯苯廢物污染控制標準
今后根據國家對環境保護和污染物控制新要求制定的新環境質量標準和污染物排放或污染控制標準,一經批準,相應時間的版本也應在作為引用標準使用。
3. 定義
3.1 環境保護設施:
3.1.1建設項目為自身污染物達標排放或滿足污染物總量控制的要求而必須采取的治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設施、裝置、設備:
a. 專用于環境、生態保護和污染防治;
b. 既是生產工藝中的一個環節,同時又具有環境保護功能;
c. 用于污染物回收與綜合利用;
d. 為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監測工作配套;
e. 用于防止潛在突發性污染事故。
3.1.2建設項目為維護其影響的生態環境而必須采取的環境保護工程措施包括:生態恢復工程、綠化工程、邊坡防護工程等。
3.1.3建設項目為滿足環境影響評價中提出對原有污染物一并治理的要求以及為新建項目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要求而承擔的區域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和區域污染物排放削減中的污染治理工作而建設的污染治理設施。
3.2 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建設、管理、運行及其效果和污染物排放情況全面的檢查與測試。
3.3 驗收監測執行標準:指建設項目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所依據的標準,作為判定建設項目能否達標排放的標準,是通過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的依據。
3.4 驗收監測參照標準:這里所指參照標準為建設項目投產時的國家和地方現行標準以及參照執行的其他標準,是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進行監督管理及企業污染防治整改提供的判定標準。驗收監測參照標準一般不作為竣工驗收的依據。
4. 驗收監測一般工作程序、結果及結果報告形式
4.1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分類,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的建設項目、因所在地區已進行區域環境影響評價而編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或環境影響評價時編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但監測內容較多的建設項目,應通過收集有關的技術資料、現場勘察、編制驗收監測方案、進行現場監測,以驗收監測報告形式報告監測結果。
4.2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管理的分類,編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并且驗收監測內容比較簡單的建設項目,通過收集有關的技術資料、現場勘察、進行現場監測、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表形式報告監測結果。
4.3 填寫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登記表的建設項目,只對有一定污染物排放規模和按要求應設有廢水、廢氣、噪聲處理設施的污染源進行監測,以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表形式報告檢查結果。
5. 驗收監測方案編制的基本要求
驗收監測方案應包括以下內容:
5.1 簡述內容:任務由來、依據,尤其要闡明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結論意見、環保對策、措施及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批文件的要求;
5.2 建設項目工程實施概況:工程基本情況,生產過程污染物產生、治理和排放流程,環保設施建設及其試運行情況;
5.3 驗收監測執行標準:列出應執行的國家或地方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名稱、標準編號、標準等級和限值,環境影響報告書(表)批復中的特殊限值要求,《初步設計》(環保篇)中的環保設施設計指標或要求等;
5.4 驗收監測的內容:按廢水、廢氣、噪聲和固廢等分類,全面簡要地說明監測因子、頻次、斷面或點位的布設情況,附示意圖;采樣、監測分析方法;驗收監測的質量控制措施;
5.5 現場監測操作安全注意事項(必要時針對工廠實際情況制定);
5.6 對企業環境保護管理檢查的內容。
6. 驗收監測報告編制的基本要求
6.1 驗收監測報告應充分如實地反映現場檢查和現場監測的實際情況。對發現的問題,應進行必要和符合實際的分析。對污染物排放濃度、排放速率和總量控制的達標情況和檢查情況等給出明確的結論和進行必要的描述。對企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整改建議。
6.2 驗收監測報告
驗收監測報告除包括5.1-5.4的內容外,還應包括以下內容:
6.2.1驗收監測進行情況;
6.2.2監測期間工況;
6.2.3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結果;
6.2.4驗收監測的結果及與國家標準、地方標準和設計指標分析評價;
6.2.5出現超標或不符合設計指標要求時的原因分析;
6.2.6國家規定總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情況;
6.2.7環境管理檢查結果;
6.2.8驗收監測結論與建議;
6.2.9必要的質控數據表,監測數據表和其他有關圖表等應作為報告的附錄;
6.2.10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見附錄三。
7. 驗收監測
7.1 驗收監測主要工作內容
驗收監測是對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建設、運行及其效果、“三廢”處理和綜合利用、污染物排放、環境管理等情況的全面檢查與測試,主要包括內容:
a. 對設施建設、運行及管理情況檢查;
b. 設施運行效率測試;
c. 污染物(排放濃度、排放速率和排放總量等)達標排放測試;
d. 設施建設后,排放污染物對環境影響的檢測*。
具體建設項目的監測內容應根據其所涉及的具體項目進行確定。
7.1.1環境保護檢查
a. 建設項目執行國家的“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制度”的情況;
b. 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對“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登記表”中污染物防治和生態保護要求及環保行政主管部門審批文件中批復內容的實施情況;
c. 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和效果;
d. “三廢”處理和綜合利用情況;
e. 環境保護管理和監測工作情況,包括:環保機構設置、人員配置、監測計劃和儀器設備、環保管理規章制度等;
f. 事故風險的環保應急計劃,包括配備、防范措施,應急處置等*;
g. 環境保護檔案管理情況;
h. 周邊區域環境概況*;
i. 生態保護措施實施效果*。
7.1.2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效率測試
對涉及以下領域的環境保護設施或設備均應進行運行效率監測:
a. 各種廢水處理設施的處理效率;
b. 各種廢氣處理設施的處理效率;
c. 工業固(液)體廢物處理設備的處理效率等;
d. 用于處理其他污染物的處理設施的處理效率。
7.1.3污染物達標排放檢測
對涉及以下領域的污染物均應進行達標排放監測
a. 排放到環境中的廢水;
b. 排放到環境中的各種廢氣;
c. 排放到環境中的各種有毒有害工業固(液)體廢物及其浸出液;
d. 廠界噪聲(必要時測定噪聲源);
e. 建設項目的無組織排放;
f. 國家規定總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總量。
7.1.4環境影響檢測*
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對環境影響的檢測,主要針對“環境影響評價”及其批復中對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要求。檢測以建設項目投運后,環境敏感保護目標能否達到相應環境功能區所要求的環境質量標準,主要考慮以下幾方面:
a. 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環境地表水、地下水和海水質量;
b. 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環境空氣質量;
c. 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聲學環境質量;
d. 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環境土壤質量;
e. 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環境振動鉛垂向Z振級;
f. 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電磁輻射公眾照射導出限值。
7.2 驗收監測污染因子的確定
監測因子確定的原則如下:
7.2.1“環境影響報告書(表)”和建設項目《初步設計》(環保篇)中確定的需要測定的污染物;
7.2.2建設項目投產后,在生產中使用的原輔材料、燃料,產生的產品、中間產物、廢物(料),以及其他涉及的特征污染物和一般性污染物;
7.2.3現行國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中規定的有關污染物;
7.2.4國家規定總量控制的污染物指標;
7.2.5廠界噪聲;
7.2.6生活廢水中的污染物及生活用鍋爐(包括茶爐)廢氣中的污染物;
7.2.7影響環境質量的污染物,包括:《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及其批復意見中,有明確規定或要求考慮的影響環境保護敏感目標環境質量的污染物;試生產中已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地方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出的,對當地環境質量已產生影響的污染物;負責驗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當前環境保護管理的要求和規定而確定的對環境質量有影響的污染物;
7.2.8對“環境影響評價”中涉及有電磁輻射和振動內容的,應將電磁輻射和振動列入應監測的污染因子*;
7.2.9廢水、廢氣和工業固(液)體廢物排放總量。
廢水水質監測因子確定參見附錄一,廢氣監測因子及參數確定參見附錄二。
7.3 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頻次
為使驗收監測結果全面和真實地反映建設項目污染物排放和環保設施的運行效果,采樣頻次應充分反映污染物排放和環保設施的運行情況,因此,監測頻次一般按以下原則確定:
7.3.1對有明顯生產周期、污染物排放穩定的建設項目,對污染物的采樣和測試頻次一般為2~3個周期,每個周期3~5次(不應少于執行標準中規定的次數);
7.3.2對無明顯生產周期、穩定、連續生產的建設項目,廢氣采樣和測試頻次一般不少于2天、每天采3個平行樣,廢水采樣和測試頻次一般不少于2天,每天4次,廠界噪聲測試一般不少于連續2晝夜(無連續監測條件的,需2天,晝夜各2次),固體廢物(液)采樣和測試一般不少于6次(堆場采樣和分析樣品數都不應少于6個);
7.3.3對污染物確實穩定排放的建設項目,廢水和廢氣的監測頻次可適當減少,廢氣采樣和測試頻次不得少于3個平行樣,廢水采樣和測試頻次不少于2天,每天3次;
7.3.4對污染物排放不穩定的建設項目,必須適當增加的采樣頻次,以便能夠反映污染物排放的實際情況;
7.3.5對型號、功能相同的多個小型環境保護設施效率測試和達標排放檢測,可采用隨機抽測方法進行。抽測的原則為:隨機抽測設施數量比例應不小于同樣設施總數量的50%;
7.3.6若需進行環境質量監測時,水環境質量測試一般為1-3天、每天1-2次;空氣質量測試一般不少于3天、采樣時間按GB3095-1996數據統計的有效性規定執行;環境噪聲測試一般不少于2天,測試頻次按相關標準執行;
7.3.7對考核處理效率的測試,可選擇主要因子并適當減少監測頻次;
7.3.8若需進行環境生態狀況調查,工作內容、采樣和測試頻次按負責審批該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表)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要求進行。
8. 驗收監測采用標準
驗收監測采用標準包括評價標準和測試方法標準兩個部分。評價標準又分為驗收監測執行標準和驗收監測參照標準。
8.1 驗收監測執行標準的確定
執行標準應主要以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采用的各種標準和《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及其批復的要求為依據,驗收監測執行標準的確定應考慮以下因素:
8.1.1在環境影響報告書中,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行文確認的環境影響評價標準;
8.1.2進行環境影響評價時,國家或地方執行的各類污染物排放標準及環境質量標準;
8.1.3有關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在對《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批復時,要求執行的各項環境質量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根據環境保護需要所規定的特殊標準限值;
8.1.4根據國家和地方對環境保護的新要求,經負責驗收的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可采用驗收監測時現行的國家或地方標準;
8.1.5國家和地方對國家規定的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中的總量控制要求;
8.1.6對國家和地方標準中尚無規定的污染因子,應以《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表)》和工程《初步設計》(環境保護篇)等的要求或設計指標為依據來進行評價。
8.2 驗收監測參照標準的確定
8.2.1新頒布的國家或地方標準中規定的污染因子排放標準值以及環境量標準值;
8.2.2環保設施的設計指標;
8.2.3對國家和地方標準中尚無規定的污染因子,也可參考國內其他行業標準和國外標準,但應附加必要說明。
8.3 驗收監測方法標準選取原則
驗收監測時,應盡量按國家污染物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要求,采用列出的標準測試方法。對國家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未列出的污染物和尚未列出測試方法的污染物,其測試方法按以下次序選擇:
8.3.1國家現行的標準測試方法;
8.3.2行業現行的標準測試方法;
8.3.3國際現行的標準測試方法和國外現行的標準測試方法;
8.3.4對目前尚未建立標準方法的污染物的測試,可參考國內外已成熟但未上升為標準的測試技術,但應附加必要說明。
9. 驗收監測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9.1 驗收監測的工況要求
驗收監測時,工況要求分下列幾種情況:
9.1.1工業生產型建設項目,驗收監測應在工況穩定、生產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負荷達 75%以上(國家、地方排放標準對生產負荷另有規定的按標準規定執行)的情況下進行。
9.1.2對無法短期調整工況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5%以上負荷的建設項目中,可以調整工況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5%以上負荷的部分,驗收監測應在滿足75%或75%以上負荷或國家及地方標準中所要求的生產負荷的條件下進行。
9.1.3對無法短期調整工況達到設計生產能力的75%或75%以上負荷的建設項目中,投入運行后確實無法短期調整工況滿足設計生產能力的75%或75%以上的部分,驗收監測應在主體工程運行穩定、應運行的環境保護設施運行正常的條件下進行,對運行的環境保護設施和尚無污染負荷部分的環保設施,驗收監測采取注明實際監測工況與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9.2 采樣和測試及其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
9.2.1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現場監測,首先應按9.1的規定滿足相應的工況條件,否則負責驗收監測的單位應停止現場采樣和測試。
9.2.2現場采樣和測試應嚴格按《驗收監測方案》進行,并對監測期間發生的各種異常情況進行詳細記錄,對未能按《驗收監測方案》進行現場采樣和測試的原因應予詳細說明。
9.2.3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中使用的布點、采樣、分析測試方法,應首先選擇目前適用的國家和行業標準分析方法、監測技術規范,其次是國家環??偩滞扑]的統一分析方法或試行分析方法以及有關規定等。
9.2.4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按國家有關規定、監測技術規范和有關質量控制手冊進行。
9.2.5參加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采樣和測試的人員,應按國家有關規定持證上崗。
9.2.6水質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采樣過程中應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樣;實驗室分析過程一般應加不少于10%的平行樣;對可以得到標準樣品或質量控制樣品的項目,應在分析的同時做10%質控樣品分析;對無標準樣品或質量控制樣品的項目,且可進行加標回收測試的,應在分析的同時做10%加標回收樣品分析。
9.2.7氣體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采樣器在進現場前應對氣體分析、采樣器流量計等進行校核。
9.2.8噪聲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監測時應使用經計量部門檢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內的聲級計。
9.2.9固體廢棄物監測分析過程中的質量保證和質量控制:采樣過程中應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樣;實驗室分析過程一般應加不少于10%的平行樣;對可以得到標準樣品或質量控制樣品的項目,應同時做不少于10%標準樣品或質控樣品;對不可得到標準樣品或質量控制樣品,但可以做加標回收樣品的項目,應同時做不少于10%的加標回收樣品。
9.3 采樣記錄及分析結果
驗收監測的采樣記錄及分析測試結果,按國家標準和監測技術規范有關要求進行數據處理和填報,并按有關規定和要求進行三級審核。
第二部分 驗收監測方案
1. 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編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方案(以下簡稱驗收監測方案)的要求和內容。
2. 章節、封面及編號
2.1 本技術要求中編寫章節安排,是根據編寫技術要求的需要,在編寫驗收監測方案時,內容上應盡可能滿足技術要求的規定,并可根據情況在內容上進行增減。
2.2 驗收監測方案的封面、封二格式見附錄四和五。
2.3 驗收監測方案的編號應由各環境監測站制定。驗收監測方案的目錄注明頁碼。
3. 驗收監測方案編制的內容
驗收監測方案根據驗收監測的需要進行編制。驗收監測方案一般應包括以下內容:
3.1 前言部分
主要簡述建設項目和驗收監測任務由來。一般包括:工程建成并投入試運行時間、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負責驗收監測工作的環境監測站、委托單位、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現場勘察時間和參加單位等。
3.2 驗收監測的依據
3.2.1國家有效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管理法規、辦法和技術規定;
3.2.2與建設項目有關的環保技術文件;
3.2.3有關建設項目工程環保工作的意見和批復;
3.2.4開展建設項目環保設施竣工驗收監測的依據;
3.2.5工程建設中有關環保設施設計改動的報批手續和批復文件*;
3.2.6環保設施運行情況自檢報告*;
3.2.7其他有關需要說明問題和情況及其有關資料或文件等*。
3.3 建設項目工程概況
應以簡練文字并配圖表進行敘述。
3.3.1工程基本情況
工程所處的位置;工程占地面積;工程總投資;工程環保設施投資;環境影響評價完成單位與時間;初步設計完成單位與時間;環保設施設計單位和施工單位;投入試運行日期;其它需要說明的情況等*(包括工程變化情況)。
3.3.2生產工藝簡介
主要生產工藝原理、流程、關鍵生產單元,可附生產工藝流程示意圖。
3.3.3環保設施和相應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情況
對各生產單元所產生的污染物、環保處理設施、污染物排放方式等列表或簡述。
3.3.4環保設施試運行情況
3.4 環境影響評價意見及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要求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結論、建議及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要求,或環保行政部門對本項目的環保要求等(主要應參見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要求)。
3.5 驗收監測評價標準
應列出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批復時,有效的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的名稱、標準號、工程《初步設計》(環保篇)的設計指標和總量控制指標。這些標準和指標等將被用于作為本建設項目的環保設施驗收監測的評價標準。同時,也應列出相應現行的國家或地方排放標準和環境質量標準作為參照標準。
3.6 驗收監測的內容
3.6.1廢水、廢氣排放源及其相應的環保設施、廠界噪聲、工業固(液)廢物*和無組織排放源*監測內容的編寫
廢水、廢氣、廠界噪聲(必要時監測噪聲源)、工業固(液)廢物*和無組織排放源*監測內容的編寫,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 監測斷面或監測點位的布設情況,必要時附示意圖;
b. 驗收監測因子、頻次;
c. 采樣、監測分析方法和驗收監測(工況要求*)的質量控制措施及依據(國家標準分析方法應寫出標準號)。
3.6.2廠區附近的環境質量監測*
環境質量監測系指:地面水、地下水、環境空氣、土壤或海水等,監測內容的編寫,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a. 環境敏感點環境質量狀況和可能受到影響的簡要描述;
b. 簡述監測斷面或監測點位的布設情況,必要時附示意圖;
c. 驗收監測因子、頻次的確定;
d. 采樣、監測分析方法和驗收監測的質量控制措施及依據(國家標準分析方法應寫出標準號)。
3.6.3環境生態狀況調查*
環境生態狀況調查部分,編寫的主要內容包括:
a.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進行環境生態狀況調查的要求;
b. 簡述生態狀況調查區域及調查內容確定(必要時附示意圖);
c. 驗收監測環境生態狀況調查方法、驗收監測環境生態狀況調查的質量控制措施;
d. 環境生態狀況評價依據。
3.7 環境管理檢查
列出應檢查工作的內容,包括
3.7.1建設項目執行國家建設項目環境管理制度情況;
3.7.2《初步設計(環保篇)》中要求建設的環保設施實際完成及運行情況(其中包括:按規定或設計的流量計量裝置、監測設施、監測孔與監測平臺,排水管網,各種堆存場的建設,各種必要的標志設置等);
3.7.3環境保護檔案管理情況;
3.7.4環境保護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及其執行情況;
3.7.5環境保護監測機構、人員和儀器設備的配置情況;
3.7.6存在潛在突發性環境污染事故隱患的建設項目,制定相應的應急制度,配備和建設的應急設備及設施情況;
3.7.7工業固(液)體廢物是否按規定或要求處置和回收利用;
3.7.8生態恢復、綠化建設及植被恢復、搬遷或移民工程落實情況;
3.7.9環境敏感保護目標的保護辦法或處理辦法的落實情況;
3.7.10區域污染削減工作的調查;
3.7.11建設期間和試生產階段是否發生了擾民和污染事故;
3.7.12對周邊公眾的環境影響輿論調查。
3.8 經費概算
一般以地方有關部門批準的有效《監測收費標準》編制驗收監測經費概算。對《監測收費標準》中未列項目的費用可通過協商的方式確定。
3.9 監測時間安排
3.9.1監測合同簽定時間
3.9.2現場監測時間(根據監測項目工作量確定,包括數據整理時間)
3.9.3監測報告編寫時間(根據監測項目工作量確定)
3.9.4提交監測報告時間
第三部分 驗收監測報告
1. 范圍
本部分規定了編制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監測報告(以下簡稱驗收監測報告)的要求和內容。
2. 章節、封面及編號
2.1 本部分中編寫章節安排,是根據編寫技術要求的需要,在編寫驗收監測報告時,內容上應盡可能滿足技術要求的規定,并可根據情況在內容上進行增減。
2.2 驗收監測報告的封面、封二格式見附錄六和附錄七。
2.3 驗收監測報告的編號應由各環境監測站制定。驗收監測報告的目錄注明頁碼。
3. 驗收監測報告編制的內容
驗收監測報告根據驗收監測要求的需要進行編制。前言、驗收監測的依據、建設項目工程概況、環境影響評價意見及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的要求、驗收監測評價標準部分的編寫應在原驗收監測方案的基礎上,加入需要補充的內容。驗收監測報告還應包括以下內容:
3.1 驗收監測的結果及分析評價
驗收監測結果及分析應充分反映驗收監測中檢查和現場監測的實際情況,進行必要和符合實際的分析。
3.1.1監測期間工況分析
應給出監測期間,能反應工程或設備運行情況的數據或參數。對工業生產型建設項目,還應計算出實際運行負荷。
3.1.2監測分析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
介紹監測分析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進行情況和結果。
3.1.3廢水、廢氣排放源及其相應的環保設施、廠界噪聲、工業固(液)廢物*和無組織排放源*監測部分的編寫
分別對廢水、廢氣和廠界噪聲(必要時測噪聲源)廠、工業固(液)廢物*和無組織排放源*監測內容進行編制,主要內容包括:
a. 進行現場監測的情況;
b. 驗收監測方案要求和規定的驗收監測項目、頻次、監測斷面或監測點位、監測采樣、分析方法及監測結果;
c. 用相應的國家和地方的新、舊標準值、設施的設計值和總量控制指標,進行分析評價。
d. 出現超標或不符合設計指標要求時的原因分析等。
3.1.4廠區附近的環境質量監測*
主要內容包括:
a. 環境敏感點環境質量狀況和可能受到影響的簡要描述;
b. 進行監測環境質量監測的區域情況和監測情況;
c. 驗收監測方案要求和規定的驗收監測項目、頻次、監測斷面或監測點位、監測采樣、分析方法及監測結果;
d. 用相應的國家和地方的新、舊標準值和設施的設計值,進行分析評價;
e. 出現超標或不符合設計指標要求時的原因分析等。
3.1.5環境生態狀況調查*
編寫的主要內容包括:
a.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對進行環境生態狀況調查的要求,詳細地介紹環境生態狀況調查的評價依據;
b. 進行環境生態狀況調查區域的情況;
c. 簡述生態狀況調查區域及調查項目、頻次的確定,監測斷面或監測點位的布設情況(必要時附示意圖);
d. 驗收監測環境生態狀況調查方法、來源和質量控制措施;
e. 驗收監測環境生態狀況調查的結果及分析評價。
3.1.6國家規定的總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情況
目前國家規定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為: As、 Cd、 Hg、Pb、CN-、 Cr+6、COD、石油類、 SO2、煙塵、粉塵、固體廢棄物排放量,根據各排污口的流量和監測的濃度,計算并以表列出建設項目污染物年產生量和年排放量。對改擴建項目還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列出改擴建工程原有排放量和根據監測結果計算改擴建后原有生產設施現在的污染物產生量排放量。
3.2 環境管理檢查
根據驗收監測方案所列檢查內容,逐條目進行說明:
3.3 驗收監測結論與建議
3.3.1結論
根據驗收監測的檢查和測試結果進行分析評價,按執行制度、廢水、廢氣排放源及其相應的環保設施、廠界噪聲、工業固(液)廢物*、無組織排放源*、監測廠區附近的環境質量監測*和環境生態狀況調查*,給出驗收監測的綜合結論(主要以污染物達標排放、以新代老、總量控制執行情況、執行國家對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有關制度和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的有關要求進行說明)。
3.3.2建議
根據現場監測、檢查結果的分析和評價,結論中明確指出存在的問題,提出需要改進的設施或措施建議等,可根據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提出合理的整改意見和建議:
a. 環保設備對污染物的處理效率及污染物的排放未達到原設計指標和要求;
b. 環保設備對污染物的處理和污染物的排放未達到設計時的國家或地方標準要求;
c. 環保設備對污染物的處理和污染物的排放未達到現行有效的國家或地方標準;
d. 環保設備及排污設施未按規范完成;
e. 環境保護敏感目標的環境質量未達國家或地方標準要求或存在的擾民現象;
f. 固廢處理或綜合利用、環境綠化、生態或植被恢復等未達到“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批復或初步設計的要求;
g. 國家規定實施總量控制的污染物排放量超過有關環境管理部門規定或核定的總量等。
3.4 附錄
3.4.1必要的質控數據匯總表;
3.4.2必要的監測數據匯總表;
3.4.3其他有關附件和圖表,如生產負荷原始數據、廠區位置圖、監測點位圖、“環境影響評價”批復等;
3.4.4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
第四部分 驗收監測表格式
本部分提出編制驗收監測表格式(見附錄八),參照第三部分要求填寫,供驗收監測中參考使用。驗收監測表后應附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附錄三)。
注:*應根據有關規定和環境影響評價要求確定的工作內容。
附錄一:各種類型廢水中的常見污染因子
附錄二:部分類型廢氣中的常見污染因子
附錄三: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
附錄四:驗收監測方案封面式樣(略)
附錄五:驗收監測方案封二式樣(略)
附錄六:驗收監測報告封面式樣(略)
附錄七:驗收監測報告封二式樣(略)
附錄八:驗收監測表格式(略)
附錄一:
各種類型廢水中的常見污染因子
表. 各種廢水污染因子
序號 |
建設項目類別 |
污染因子 |
||
1 |
城市生活污水及生活污水處理場 |
pH、BODs、COD、懸浮物、總磷、氨氮、表面活性劑、磷酸鹽、水溫、細菌總數、大腸桿菌、動植物油、色度、熔解氧 |
||
2 |
生產區及娛樂設施 |
pH、BOD、COD、懸浮物、氨氮、磷酸鹽、表面活性劑、動植油、水溫、熔解氧 |
||
3 |
黑色金屬礦山(包括磷鐵礦、赤鐵礦、錳礦等)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銅、鉛、鋅、鎘、鎳、鉻、錳、砷、汞、六價鉻、 |
||
4 |
黑色冶金(包括選礦、燒結、煉焦、煉鋼、軋鋼等)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氟化物、揮發酚、石油類、銅、鋅、鎘、鎳、鉻、錳、砷、汞、六介鉻 |
||
5 |
選礦藥劑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銅、鉛、鋅、鎘、鎳、鉻、錳、砷、汞、六價鉻 |
||
6 |
有色金屬礦山及冶煉(包括選礦、燒結、電解、精煉等) |
pH、COD、懸浮物、氰化物、硫化物、銅、鉛、鋅、鎘、鎳、鉻、錳、砷、汞、六價鉻、鈹 |
||
7 |
火力發電(熱電)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石油類、水溫、氟化物等 |
||
8 |
煤礦(包括洗煤)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石油類、砷 |
||
9 |
焦化及煤氣制氣 |
pH、COD、BODs、懸浮物、硫化物、氰化物、揮發酚、石油類、氨氮、苯系物、多環芳烴、砷、苯并[a]芘、熔解氧 |
||
10 |
石油開采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硫化物、揮發酚、總鉻 |
||
11 |
石油煉制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硫化物、揮發酚、氰化物、苯系物、多環芳烴、苯并[a]芘 |
||
12 |
化學 礦開 采 |
硫化礦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銅、鉛、鎘、砷、汞、六價鉻 |
|
磷礦 |
pH、COD、懸浮物、氟化物、硫化物、鉛、砷、汞、磷 |
|||
螢石礦 |
pH、COD、懸浮物、氟化物 |
|||
汞礦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鉛、砷、汞 |
|||
雄黃礦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砷 |
|||
13 |
無機 原料 |
硫酸 |
pH、COD、懸浮物、氟化物、硫化物、銅、鉛、砷 |
|
氯堿 |
pH、COD、懸浮物、汞 |
|||
鉻鹽 |
pH、COD、懸浮物、六價鉻、總鉻 |
|||
14 |
有機原料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氰化物、苯系物、硝基苯類、有機氯類 |
||
15 |
塑料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硫化物、氰化物、氟化物、苯系物、苯并[a]芘 |
||
16 |
化纖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色度 |
||
17 |
橡膠 |
pH、COD、縣浮物、硫化物、石油類、六價鉻、苯系物、苯并[a]芘、銅、鉛、鋅、鎘、鎳、鉻、砷、汞 |
||
18 |
制藥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揮發酚、苯胺類、硝基苯類、 |
||
19 |
染料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色度、硫化物、苯胺類、硝基苯類、TOC |
||
20 |
顏料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汞、六價鉻、色度、銅、鉛、鋅、鎘、鎳、鉻、砷 |
||
21 |
油漆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石油類、六價鉻、鉛、苯系物、硝基苯類 |
||
22 |
合成洗滌劑 |
pH、COD、懸浮物、陰離子合成洗滌劑、石油類、苯系物、動植物油、磷酸鹽 |
||
23 |
合成脂肪酸 |
pH、COD、懸浮物、動植物油 |
||
24 |
感光材料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硫化物、氰化物、銀、顯影劑及其氧化物 |
||
25 |
其他有機化工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揮發酚、氰化物、硝基苯類 |
||
26 |
化肥 |
磷肥 |
pH、COD、懸浮物、磷酸鹽、氟化物、元素磷、砷 |
|
氮肥 |
pH、COD、懸浮物、氨氮、揮發酚、氰化物、砷、銅 |
|||
27 |
農藥 |
有機磷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硫化物、有機磷、元素磷 |
|
有機氮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硫化物、有機氯 |
|||
28 |
電鍍 |
pH、COD、懸浮物、氰化物、銅、鉛、鋅、鎘、鎳、鉻 |
||
29 |
機械制造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氰化物、銅、鉛、鋅、鎘、鎳、鉻 |
||
30 |
電子儀器、儀表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氰化物、銅、鉛、鋅、鎘、鎳、鉻、汞、氟化物、苯系物 |
||
31 |
造紙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硫化物、色度 |
||
32 |
紡織印染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硫化物、色度 |
||
33 |
皮革 |
pH、COD、BODs、懸浮物、硫化物、氯化物、色度、動植物、油、總鉻、六價鉻 |
||
34 |
水泥 |
PH、COD、懸浮物、石油類、、、 |
||
35 |
油氈 |
pH、COD、BODs、懸浮物、揮發酚、硫化物、石油類、苯并[a]芘 |
||
36 |
玻璃、玻璃纖維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氰化物、鉛、氟化物 |
||
37 |
陶瓷制造 |
pH、COD、懸浮物、銅、鉛、鋅、鎘、鎳、鉻、汞、砷 |
||
38 |
石棉(開采與加工) |
pH、COD、懸浮物、石棉、揮發酚 |
||
39 |
食品加工、發酵、釀造、味精 |
pH、COD、BODs、懸浮物、氨氮、硝酸鹽氮、動植物油、大腸桿菌數、含鹽量 |
||
40 |
制糖 |
pH、COD、BODs、懸浮物、硫化物、大腸桿菌數 |
||
41 |
火工 |
pH、COD、懸浮物、硫化物、硝基苯類、銅、銅、鉛、鋅、鎘、鎳、鉻 |
||
42 |
電池 |
pH、COD、懸浮物、銅、鉛、鋅、鎘、鎳、鉻、汞 |
||
43 |
絕緣材料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甲醛 |
||
44 |
人造板材、木器加工 |
pH、COD、懸浮物、揮發酚、木質素 |
||
*:驗收監測所選監測因子,可參考表中所列污染因子確定,但還需根據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增減,各種廢水的排放量均應監測。
附錄二:
部分類型廢氣中的常見污染因子
序號 |
建設項目 |
污染因子 |
1. |
生產和生活用鍋爐 |
二氧化硫、煙塵、黑度 |
2. |
化工 |
二氧化硫、硫化氫、氟化物、氮氧化物、氯、氯化氫、一氧化碳、硫酸霧、惡臭、生產性粉塵 |
3. |
水泥工業 |
煙塵、粉塵、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游離二氧化硅、黑度 |
4. |
火電廠 |
二氧化硫、煙塵、氮氧化物 |
5. |
石油化工 |
煙塵、二氧化硫、非甲烷總烴、丙烯睛、苯系物、惡臭 |
6. |
冶金 |
二氧化硫、氟化物、氯、氯化氫、一氧化碳、鉛、煙塵 |
7. |
電子 |
苯系物、丙酮、甲醇、烷烯烴、氟 |
8. |
工業爐窯 |
煙塵、二氧化硫、黑度 |
9. |
硫酸工業 |
二氧化硫、硫酸霧、煙塵 |
10. |
船舶工業 |
煙塵、粉塵、苯系物、氧化鋅、粉塵、二氧化硫 |
11. |
鋼鐵工業 |
粉塵、二氧化硫、氯化氫 |
12. |
輕金屬工業 |
粉塵、二氧化硫 |
13. |
重有色金屬 |
粉塵、二氧化硫、煙塵 |
14. |
瀝青工業 |
瀝青煙、粉塵、苯并[a]芘 |
15. |
普鈣工業 |
氟、粉塵、二氧化硫 |
16. |
煉焦 |
顆粒物、二氧化硫、苯可熔的、惡臭、苯并(a)芘 |
17. |
輕工 |
二硫化碳、硫化氫、汞 |
18. |
皮革 |
惡臭 |
19. |
化肥 |
氨、氟化物、NOx、H2S |
20. |
合成洗滌劑 |
粉塵 |
21. |
雷汞工業 |
汞 |
22. |
火工 |
二氧化硫、硫酸霧、氧化氮 |
23. |
焚燒滬 |
煙塵、CO、SO2、NOx、HCl、NH3、二惡英等 |
*:驗收監測所選監測因子,可參考表中所列污染因子確定,但還需根據建設項目的實際情況增減,各種廢氣的排放量均應監測,下同。
附錄三
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三同時”驗收登記表
編號: 驗收類別:驗收報告;驗收表;登記卡 審批經辦人:
建設項目名稱 |
|
建設地點 |
|
|||||||||||||||||||||||||||
建設單位 |
|
郵政編碼 |
|
電話 |
|
|||||||||||||||||||||||||
行業類別 |
|
項目性質 |
新建;改擴建;技術改造 |
|||||||||||||||||||||||||||
設計生產能力 |
|
建設項目開工日期 |
|
|||||||||||||||||||||||||||
實際生產能力 |
|
投入試運行日期 |
|
|||||||||||||||||||||||||||
報告書(表)審批部門 |
|
文號 |
|
時間 |
|
|||||||||||||||||||||||||
初步設計審批部門 |
|
文號 |
|
時間 |
|
|||||||||||||||||||||||||
控制區 |
|
環保驗收審批部門 |
|
文號 |
|
時間 |
|
|||||||||||||||||||||||
報告書(表)編制單位 |
|
投資總概算 |
萬元 |
|||||||||||||||||||||||||||
環保設施設計單位 |
|
環保投資總概算 |
萬元 |
比例 |
|
|||||||||||||||||||||||||
環保設施施工單位 |
|
實際總投資 |
萬元 |
|||||||||||||||||||||||||||
環保設施監測單位 |
|
環保投資 |
萬元 |
比例 |
|
|||||||||||||||||||||||||
廢水治理 |
廢氣治理 |
噪聲治理 |
固廢治理 |
綠化及生態 |
其它 |
|||||||||||||||||||||||||
萬元 |
萬元 |
萬元 |
萬元 |
萬元 |
萬元 |
|||||||||||||||||||||||||
新增廢水處理設施能力 |
t/d |
新增廢氣處理設施能力 |
Nm3/h |
年平均工作時 |
h/a |
|||||||||||||||||||||||||
污 染 控 制 指 標 |
||||||||||||||||||||||||||||||
控制 項目 |
原有 排放量 (1) |
新建部分產生量 (2) |
新建部分處理削減量 (3) |
以新帶老削減量 (4) |
排放增減量 (5) |
排放 總量 (6) |
允許排放量 (7) |
區域削減量 (8) |
處理前濃度 (9) |
實際排放濃度(10) |
允許排放濃度(11) |
|||||||||||||||||||
廢水 |
|
|
|
|
|
|
|
|
|
|
|
|||||||||||||||||||
CODcr |
|
|
|
|
|
|
|
|
|
|
|
|||||||||||||||||||
石油類 |
|
|
|
|
|
|
|
|
|
|
|
|||||||||||||||||||
氨氮 |
|
|
|
|
|
|
|
|
|
|
|
|||||||||||||||||||
廢氣 |
|
|
|
|
|
|
|
|
|
|
|
|||||||||||||||||||
SO2 |
|
|
|
|
|
|
|
|
|
|
|
|||||||||||||||||||
粉塵 |
|
|
|
|
|
|
|
|
|
|
|
|||||||||||||||||||
煙塵 |
|
|
|
|
|
|
|
|
|
|
|
|||||||||||||||||||
氮氧化物 |
|
|
|
|
|
|
|
|
|
|
|
|||||||||||||||||||
固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單位:廢氣量:×104標米3/年; 廢水、固廢量:萬噸/年; 其他項目均為噸/年
廢水中污染物濃度:毫克/升; 廢氣中污染物濃度:毫克/立方米
注:此表由監測站或調查單位填寫,附在監測或調查報告最后一頁。此表最后一格為該項目的特征污染物。
其中:(5)=(2)-(3)-(4); (6)=(2)-(3)+(1)-(4)
關于“建設項目竣工環境保護‘三同時’驗收登記表”填寫說明
建設項目環境保護“三同時”竣工驗收登記表──是在建設項目環境保護設施竣工驗收時,由監測單位、調查單位或建設單位填寫,作為環境管理的臺帳和信息統計的基礎表格。編號、審批經辦人由環保審批部門填寫。
建設項目名稱──使用此項目立項時的名稱,若名稱多于30個字,則酌情縮寫成30字以內(兩個英文字母可看成是一個漢字)。
建設地點──必須填寫到建設項目所在的縣級地名(便于代碼識別),若是在一個地區內多個縣建設的項目,則填寫到地區名,同理,若是在一個省內多個地區建設的項目,則填寫省名,不再設立《多地區》選擇項。
建設單位──使用建設單位注冊時的名稱,若名稱多于25個字,則酌情縮寫成25個字以內。
行業類別──按原國家環保局監督管理司關于行業類別的規定。
項目性質——可在所選項中劃鉤表示。
控制區──指淮河(分為干流、支流)、海河、遼河、太湖、巢湖、滇池、酸雨和二氧化硫控制區 。
初步設計審批部門、環保設施施工單位、環保設施設計單位、環保驗收監測部門或調查單位、環保驗收審批部門──均使用注冊時名稱,若名稱多于25個字,則酌情縮寫成25個字以內。
投資總概算──采用可研審批或初步設計審批中的工程總投資。
設計生產能力──指原設計的生產能力,或建設規模。
實際生產能力──指驗收時,達到的實際生產能力。
新增廢水處理能力──是指建設項目新增的廢水處理設施處理能力。
新增廢氣處理能力──是指建設項目新增的廢氣處理設施處理能力。
原有排放量──是對改擴建、技術改造項目而言,指項目改擴建、技術改造之前的污染物排放量。
新建部分產生量──指新產生的污染源強量。
新建部分處理削減量──是對新產生量而言,經處理后,污染物削減的量。
以新帶老削減量──是對原有排放量而言,經“以新帶老”上處理設施后,污染物減少的量。
排放增減量──是指新建部分產生量-以新代老削減量-新建部分處理削減量。
排放總量──是指原有排放量-以新代老削減量+新建部分產生量-新建部分處理削減量。
區域削減量──若排放削減量為正值,即排放量增加,為保證區域污染物總量不增加,應從區域削減的量。
對于汞鎘、鉛、砷、六價鉻、氰化物均保留3位小數,其他所有項目保留一位小數。
總機:26995130/32 傳真:26995560 郵政編碼:518005
地址:羅湖區人民南路3005號深房廣場B座32F 技術支持:環科中心信息部
版權所有 © 2019深圳市環境工程科學技術中心有限公司 粵ICP備11103453號